潤滑油的質量評估及其對設備運行的影響
在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潤滑油被廣泛應用于機械設備中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潤滑油主要用于減少運動部件表面間的摩擦,同時對機器設備具有冷卻、密封、防腐、防銹、絕緣、功率傳送、清洗雜質等作用。
潤滑油檢測的意義
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對油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對油品的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油品作為機械設備的“血液”,對其進行定期“體檢”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行、降低設備維護保養成本的重要保證。
對設備在用潤滑油和燃料油情況進行定期跟蹤監測,及時發現油品的劣化傾向和污染原因,為設備制定合理的潤滑方式和換油周期。通過定期的油品分析和良好的維護保養程序,機器故障停機時間能夠顯著減少,從而降低設備維修的潛在風險,為工人提供更安全的操作環境。經過油樣分析結果追蹤,能夠確定設備的維護保養狀態趨勢,避免計劃外停機和昂貴的維修費用。
油品常見的檢測項目
物理性能
外觀/色度
油品的顏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穩定性。對于基礎油來說,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烴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脫除的越干凈,顏色也就越淺。但是,即使精制的條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礎的原油所生產的基礎油,其顏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密度
密度是潤滑油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標。國家標準GB/T1884規定,20℃時密度為石油和液體石油產品的標準密度,以ρ20表示。其它溫度下測得的密度用ρt表示。
運動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內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動性的一項指標。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劑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強度越高,流動性越差。
潤滑油的作用在于潤滑油在機械做功運動的摩擦表面形成油膜,該油膜起到密封、冷卻、潤滑、洗滌、防銹等作用,而這個油膜形成的薄厚就與潤滑油的粘度有關。
水分
潤滑油中水分的存在,會破壞潤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潤滑效果變差,加速有機酸對金屬的腐蝕作用,銹蝕設備,使油品容易產生沉渣。
水分的測定可以用于判斷油品在貯運、使用的過程中,由于容器的干燥與否、使用條件的好壞、程度的不同會混入水分。
酸值
表示潤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質的指標,單位是mgKOH/g。酸值分強酸值和弱酸值兩種,兩者合并即為總酸值(Total Acid Number),簡稱TAN。我們通常所說的“酸值”,實際上是指TAN。
對于在用油,酸值表示氧化變質的程度。
傾點
表示油樣在規定的冷卻條件下能夠流動的最低溫度。反映油品低溫流動性的參數,傾點越低,油品的低溫流動性越好。
閃點
油品著火危險性的指標之一。在規定試驗條件下,試驗火焰引起試樣蒸氣著火,并使火焰蔓延至液體表面的最低溫度,包括開口閃點、閉口閃點,屬于油品蒸發性的指標。油品的餾分越輕,蒸發性越大,其閃點也越低(閉口閃點)。反之,油品的餾分越重,蒸發性越小,其閃點也越高(開口閃點)。
閃點在45℃以下為易燃品,45℃以上為可燃品,在油品的儲運過程中嚴禁將油品加熱到它的閃點溫度。一般認為,閃點比使用溫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閃點可以檢測潤滑油中混入的輕質燃料油。
燃點
在規定試驗條件下,試驗火焰引起試樣蒸氣著火且至少持續燃燒5s的最低溫度。
油品蒸發性、著火危險性的指標。
電性能
介質損耗、擊穿電壓是評定電器用油電性能以及使用過程中油品變質程度或受污染情況和保證安全運行的重要指標。如果運行中的油品變質、電性能下降,則需及時更換新油或對使用過油進行再生處理。
介質損耗因數
介質損耗指的是絕緣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由于介質電導和介質極化的滯后效應,在其內部引起的能量損耗,也叫介質損失,簡稱介損。介質損耗因數指的是衡量介質損耗程度的參數。
擊穿電壓
使電介質被擊穿的電壓,電介質在足夠強的電場作用下將失去其介電性能成為導體,稱為電介質擊穿。所對應的電壓稱為擊穿電壓。表征油品的絕緣性能。
元素分析
測定油樣中金屬元素及雜質元素的濃度。添加劑元素分析:鎂、磷、硫、氯、鈣、鋅、鉬;分析方法:XRF、ICP。
對油品進行元素分析不僅可以引導企業改良工藝,擴大生產,加強市場的競爭力,同時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顆粒污染度
指存在于潤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劑的沉淀物或膠狀懸浮物。
大部分是砂石和磨屑之類,以及由添加劑帶來的一些難溶于溶劑的有機金屬鹽。
油品顆粒污染度是油品污染物的重要檢測指標。檢測油品的顆粒含量,不僅可以幫助提高使用油品機組的可靠性,還可以延長其適用壽命,減少生產事故的發生,提供生產效率。
美信檢測擁有先進油品檢測設備以及高素質的技術人員隊伍,竭誠為您提供優質、高效、準確、價格優惠的油品檢測服務。
參考資料
《潤滑油質量標準和檢驗》
《油品電性能的測定》